移植资讯

News in Transplantation

霉酚酸类药物药代动力学个体化差异和TDM监测

不同剂型霉酚酸类药物

药代动力学个体化差异

    与吗替麦考酚酯(MMF)相比,麦考酚钠肠溶片(EC-MPS)药代动力学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变异更高,且这种差异并不随着移植后时间的推移得到改善。这种差异在转换为MMF后可得到明显改善2,3。罗马共识指出EC-MPS个体差异变化更大,MMF和EC-MPS不存在真正的“生物等效性”4。

# 肾移植后6、24和30个月,

MMF和EC-MPS治疗的浓度时间曲线 #

一项不同剂型霉酚酸类药物在早期肾移植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纳入121例肾移植患者,结果显示患者个体间MPA的药动学差异较大,MMF组(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组)、MMF-T组(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A)、MMF-DT组(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B)和EC-MPS组中,EC-MPS组在个体间和个体内变异最高5。

# 肾移植患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后的

血浆MPA浓度-时间曲线 #

# 肾移植患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A后

的血浆MPA浓度-时间曲线 #

# 肾移植患者口服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B

后的血浆MPA浓度-时间曲线 #

# 肾移植患者口服麦考酚钠肠溶片后

的血浆MPA浓度-时间曲线 #

霉酚酸类衍生物血药浓度监测

     2019版中国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技术规范指出,MPA类药物包括MMF和EC-MPS。两者进入体内后,虽吸收时间及效率不同,在体内的有效成分均是MPA。MPA在人体内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大,对服用MPA的移植受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防止或减少药物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延长移植物存活期。98%的MPA与血浆蛋白结合,送检样本最好是EDTA抗凝管全血。MMF的监测时间为次日清晨服药前30min(C0谷值)、服药后0.5h(C0.5)及服药后2h(C2);EC-MPS的监测时间根据联合服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的不同而异6。

2021年中国一项综合分析纳入115篇研究,共8502例患者。结果国内关于MPA药物浓度监测的给药剂量方案、检测物质、采样点等趋于一致,但关于不同层次的患者人群、给药剂型、联合用药及监测方法比较等研究较少。目前,临床常采用HPLC法或EMIT法监测MPA浓度,但关于二者的比较尚无统一标准。有研究证实,fMPA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与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尚无可参考的浓度范围。测量AUC被视作监测药物浓度的金标准,但临床可行性及患者接受度较差。目前多数研究采用有限采样点(LSS)公式,拟合出最佳采样点,但由于研究人群及免疫治疗方案存在差异等原因,目前尚无LSS公式得到广泛外推7。

 

总结

   MMF的药代动力学个体化差异比EC-MPS更小,稳定性更高,监测更方便。MMF的监测时间为次日清晨服药前30min、服药后0.5h及服药后2h,临床常采用HPLC法或EMIT法监测MPA浓度;EC-MPS的监测时间需根据联合服用CNI的不同而异。

 

参考资料:

1.曹懿睿,贾亦臣.霉酚酸类药物在器官移植受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器官移植. 2020,11(5):635-645.

2. Tett SE, et al. Mycophenolate, 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formulations, and methods for assessing drug exposure. Transplant Rev (Orlando). 2011;25(2):47–57.

3. Meur Y L , et al.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of mycophenolates in kidney transplantation: report of The Transplantation Society consensus meeting. Transplantation Reviews, 2011, 25(2):58-64.

4.Cattaneo D, et al. Pharmacokinetics of mycophenolate sodium and comparison with the mofetil formulation in stable 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 Clin J Am Soc Nephrol. 2007 Nov;2(6):1147-55.

5.张绮雯,等. 不同剂型霉酚酸类药物在早期肾移植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及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药学杂志, 55(17):1461-1469.

6.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技术规范(2019版). 器官移植, 2019, 10(3):213-226.

7.刘爽,等.中国霉酚酸治疗药物监测的现状分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37(3): 308-311